近期海外市场对流动性收紧、AI商业模式的担忧加剧,海外权益市场普遍呈现调整走势,压制了市场风险偏好。美国联邦政府从10月初停摆至今,美国财政部TGA(Treasury General Account)账户持续回笼资金,但资金回流社会途径遇阻,TGA余额自7月以来从约3000亿美元飙升至突破1万亿美元,叠加美联储通过QT(量化紧缩)缩表收回银行准备金,此前隔夜逆回购的缓冲垫流动性基本消退,隔夜担保融资利率(SOFR)跳升,市场流动性趋紧,压制了近期海外权益市场、数字货币、贵金属等表现。海外巨额AI投资下,目前大部分AI价值仅限于广告投放或降本增效等环节,市场仍未有爆款AI应用出现,AI商业模式持续性或者AI泡沫正进入投资者视野,迈克尔·伯里旗下的赛恩资产管理公司开始做空AI概念股龙头股英伟达和Palantir,近期海外AI科技方向走势持续承压。但我们认为,海外风险暂时可控,预计短期大幅调整的概率不大,也难以对A股市场产生过多冲击。一是美国联邦政府“停摆”仍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美联储将于2025年12月1日正式停止缩表,预计市场流动性紧张状况难以持续;二是美联储仍处于预防式降息周期的初期,有利于降低科技企业融资成本,预计将延长AI投资的景气周期。
近期A股市场对海外利空反应钝化,资金“高低切换”下,A股指数仍有较强韧性,上证指数上周上涨1.08%,再次逼近4000点关口。但上周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为19899.06亿元,较前一周下降13.36%,成交额仍有不足的情况下,预计上证指数将围绕4000点关口反复震荡,短期仍未见市场变盘信号。风格层面,微软首席执行官萨提亚·纳德拉表示“微软目前没有足够的空间或能源来引入更多的计算能力;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电力,而非算力过剩”。“美国缺电叙事”作为“AI投资叙事”的延展,既有2026年业绩想象预期,又符合第四季度资金“高低切换”的需求,以光伏、储能、电网设备为代表的“北美电力改造方向”阶段性成为市场主线,仍可持续关注。具体而言:
(1)10月物价呈现季节性回暖。消费端物价而言,10月份CPI同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2%。其中,食品价格下降2.9%,拖累CPI同比下降约0.54个百分点。受扩内需等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叠加国庆、中秋长假带动,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10月份CPI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从贡献来看,国庆、中秋双节出行需求较旺,服务价格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2%,拉动CPI环比上涨约0.07个百分点;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0.3%,拉动CPI环比上涨约0.07个百分点。生产端物价而言,10月份PPI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连续第3个月收窄。P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为年内首次上涨。PPI环比改善原因:一是供需关系改善带动部分行业价格上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环比上涨1.6%,煤炭加工价格上涨0.8%,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价格上涨0.6%,均连续2个多月上涨。水泥制造、计算机整机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集成电路制造价格均由降转涨,分别上涨1.6%、0.5%、0.2%和0.2%。二是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有色金属和石油相关行业价格走势。
(2)10月份出口面临基数效应、日历效应等扰动。根据海关总署,以美元计,10月,中国出口金额同比下降1.1%,上月为上涨8.3%,进口同比增长1.0%,涨幅较上月回落6.4个百分点。10月出口增速放缓主要是基数因素、日历效应带来的短期扰动。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合并连休,10月工作日仅18天,对出口节奏产生影响;同时,2024年9月台风天气影响超出正常年份,导致出口商品在2024年10月集中出运,2024年10月出口增速达12.6%,为2024年内单月最高同比读数,高基数效应对今年10月的出口同比增速构成影响。展望后续,我们预计前期抢出口效应可能会对今年第四季度出口有一定透支效应,后续仍需观察出口数据走势。从透支效应来看,由于北美进口货量集中前移至上半年,预计下半年增速将回落,全球最大航运协会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BIMCO)预估,2025年下半年北美进口货量增速会回落,2025-2026年北美地区进口货量年均增长率仅为1.6%,为全球各区域最低水平。去年第四季度出口增速明显走高,形成高基数效应,预计将对今年第四季度出口增速构成制约。
(3)机构低配方向有望迎来一定补涨机会。2025年5月《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调,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对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根据其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确定具体适用管理费率水平。如持有期间产品实际业绩表现符合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基准档费率;明显低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低档费率;显著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的,适用升档费率。在未来一年内,引导管理规模居前的行业头部机构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试行一年后,及时开展评估,并予以优化完善,逐步全面推开。根据界面新闻,近日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及运作说明相关征求意见稿文件下发,基准库分为一类库和二类库。根据文件,一类库纳入市场表征性强、认可度高的指数;二类库则兼顾创新和差异化,纳入具有一定使用频率,市值容量较大的指数。一类库有69只指数入选,二类库有72只,包含宽基、行业、策略三类指数。此外,会有专家组建立动态监测机制,按季度对基准要素出入库评估,半年启动一二类库之间的调整评估。随着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的落地及推广,预计公募基金将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作用,减少公募基金的风格漂移及投机行为,此前机构低配方向有望迎来一定补涨机会。
(4)持续关注美国联邦政府“停摆”的影响。11月7日,美国参议院以53票对43票的结果,未能通过推进《特定联邦雇员拨款法案》(S.3012)的动议,未达到通过所需的60票门槛。最终投票结果显示两党分歧依旧,政府“停摆”暂难解除。根据Polymarket网站数据显示,该平台上“美国政府停摆在11月8日至11日结束”概率现报8%,11月12日至15日结束概率为34%,11月16日以后结束概率为57%。由于美国劳工统计局暂停运作,就业、通胀等关键经济数据的发布推迟或断档,原定于上周五公布的10月非农就业数据报告再次延迟发布,预计将一定程度影响到美联储的降息决策及路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前表示,货币政策仍然适度具有限制性,12月的利率下调“远非”已成定局,经济数据缺失可能构成12月暂停利率调整的理由。
整体而言,近期市场缩量震荡整理,指数层面趋势性行情仍需等待。第四季度机构资金存在一定止盈高估值板块的动力,市场风格有望走向再平衡。我们预计在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前,部分资金存在较强“高切低”的倾向。中期来看,在全球科技投资热情不减、“反内卷”政策持续推进、居民储蓄入市等因素支撑下,我们认为本轮慢牛行情的根基并未动摇,后续A股指数仍存在继续走强的基础。短期依次关注:
(1)北美电力改造方向。例如电网设备、光伏、储能、锂电等。
(2)高股息的大盘蓝筹。例如银行、保险、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
(3)新消费方向。例如健康、文旅、体育、美容护理、IP经济、宠物经济、文化娱乐等。
(4)“反内卷”方向。近期PPI环比表现验证了“反内卷”提振物价的实效,关注钢铁、煤炭、建材等。
(5)“十五五”规划的重点方向。例如航空航天、高端芯片、清洁能源、环保、养老及生育等。
以上观点来自财信证券研究发展中心11月9日研究报告《市场风格切换明显,关注北美电力改造方向》,作者系财信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分析师黄红卫(执业证书编号:S0530519010001)。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红网
作者:黄红卫
编辑:张馨心
本文为证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tock.rednet.cn/content/646955/91/15418183.html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