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三位一体”培育精准赋能 财信公益大学生创业训练营为青年创业梦想续航

来源:红网 作者:郭 雅倩 通讯员 曹慧慧 编辑:吴芳 2025-10-13 13:01:12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3日讯(记者 郭雅倩 通讯员 曹慧慧)湖南这片青年创业沃土,正在持续为“好苗子”提供养分。9月23日-10月13日,“财信公益大学生创新创业赋能计划(第一期)‘创业训练营’”正式开营,这场由湖南省财信公益基金会、湖南股权交易所联合主办,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承办,湖南省金芙蓉基金科创生态联盟、湖南省财信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协办的公益行动,汇聚30家优质大学生创业企业,通过“集中培训+一对一辅导+深圳研学”的递进式培育,为湖湘青年创业梦想注入强劲动能。

开营启航:多方协作赋能,构建全链条支持体系

从开营仪式传递的信息来看,两大主办方湖南省财信公益基金会与湖南股权交易所,通过协同合作为大学生创业者构建覆盖培育、资源、服务的全链条支持体系。

据了解,湖南股权交易所在支持大学生创业领域已积累扎实基础,自今年3月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专板以来,已累计对接走访企业175家、完成入板企业144家、开展各类服务活动逾70次,为创业项目提供了切实的落地保障。

针对本次训练营,双方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设计了 “系统培训+导师带教+交流研学”的“三位一体”培育体系。后续,还将依托湖南省金芙蓉基金科创生态联盟的资源优势及区域性股权市场大学生创新创业专板系列培育,为入营学员提供长期跟踪服务与综合金融支持,从资金对接、政策解读到资源链接,多维度为创业项目保驾护航。

作为联合主办方之一,湖南省财信公益基金会则延续了公益平台助力青年成长的定位。据观察,该基金会作为省属金融国企财信金控集团发起的公益力量,此前已通过支持多项省级创新创业赛事,为湖湘青年创业者搭建实践与交流平台。本次赋能计划自8月启动报名后,凭借专业的筛选标准与优质的培育资源,吸引了70余家企业积极申请,最终经严格评审遴选出30家具备潜力的优质企业入营。在培育理念上,基金会更注重与创业者的长期同行,鼓励学员充分利用训练营资源提升能力,将所学转化为推动项目发展的实际动力。

在现场嘉宾与全体学员的共同见证下,开营启动仪式顺利完成,这也标志着为期近半个月的密集赋能活动正式拉开帷幕,30家入营企业的成长“加速之旅”就此开启。

01.jpg

训练营集中培训。

集中培训:“科创教父”李泽湘体系专家授课,实战演练打磨项目

开营仪式后,为期两天的核心课程随即展开,师资团队均来自“科创教父”李泽湘体系,这些专家在智能制造与创新创业领域深耕多年、实战经验丰富,为学员带来一场 “干货满溢”的知识分享。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训练营核心导师卢红波率先开讲《创业训练营体系介绍》,为学员搭建起系统认知框架;固高科技副总经理吕恕、Xbotpark机器人基地技术总监、湘江科技创新院共享工厂负责人俞春华、香港智能建造研发中心产品经理左奎等,作为依托“科创教父”李泽湘体系成长起来的实战派专家,长期扎根智能制造一线,他们围绕“设计思维”实战方法论,从需求发现、产品定义到技术战略,层层深入拆解创业关键环节,用自身实践经验为学员答疑解惑,让学员们对创业全流程有了更清晰、更贴合产业实际的认知。

课程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注重实战演练——专家团队针对学员项目开展专项汇报辅导,并组织分组路演,让学员在模拟实战中检验项目可行性、优化商业模式。这一环节,让“95 后”创业者、湖南思存科技创始人陈霆浩收获颇丰。其公司主打工厂与仓库大模型智能调度系统方案,在创业过程中始终聚焦“挖掘用户真需求”,在创业营他完整地使用一遍“痛点挖掘”工具后,发现了此前工作的疏漏:“重新梳理一遍方法论,才意识到之前对用户需求的挖掘还不够深入。”

02.jpg

学员分组讨论。

一对一辅导:精准“把脉”,破解创业发展难题

9月25日-10月13日,训练营进入第一周“一对一导师带教”关键阶段,长沙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的辅导教室内,专家与学员的深度交流声此起彼伏,成为训练营的“常态风景”。卢红波院长为长沙连与科技团队梳理项目落地方向时,精准指出:“技术创新点突出、团队潜力足,下一步可在战略落地上更聚焦。”直击核心的指导,让不少创业者当场解开了困扰许久的发展困惑。

长沙连与科技聚焦人工智能与语音识别技术,早期深耕于中风后失语康复这一细分领域。创始人刘恋坦言,在训练营期间,无论是集中培训时的专题讲解,还是与专家的交流探讨,都让团队收获满满:“经过与专家的深入探讨,我们豁然开朗,意识到我们的核心技术拥有比想象中更广阔的应用前景。这次经历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战略思路,团队对未来的发展路径清晰了许多,信心也更足了。目前,我们正基于核心技术能力,积极探索多个具有潜力的新方向。”

同样迎来“思维突破”的还有长沙思维解码科技。其核心项目“脑机接口-新一代AI脑电诊断系统”,原主打医疗领域脑电图诊疗服务,团队一度坚定地认为“医疗场景是技术落地的首选方向”。但在一对一辅导中,专家结合行业趋势与技术特性提出的建议,让创始团队成员眼前一亮:将脑电技术与智能穿戴设备结合,打造针对睡眠监测、情绪管理等应用的消费电子产品,相比严肃医疗场景能更快实现商业突破,可能是一个更有想象力的市场空间。“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现在团队已经计划开展相关调研工作。”

据了解,30家入营企业均从近百份商业计划书中经严格评审选出,涵盖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智能装备等多个前沿领域。专家团队按行业分组提供“个性化诊疗”,既解答团队管理、技术转化等实际问题,也为项目长期发展规划铺路,让每一家企业都能在辅导中找到适合自身的成长路径。

03.jpg

导师一对一辅导。

后续赋能:深圳研学+长期支持,为创业梦续航

这场创业“充电之旅”还在继续。待“一对一”辅导结束后,学员将奔赴深圳,开启为期两天的创新游学。学员将参访“独角兽企业”与创新研发中心,实地感受大湾区的创新生态与产业活力,对接产业优质资源。这场深圳研学,既是学员走出项目局限、借鉴大湾区创新经验以打开创业思维的学习之旅,更是精准对接“独角兽企业”、创新研发中心等外部优质资源,为项目后续发展搭建合作桥梁的宝贵机会。

更长远的支持早已布局。财信公益基金会与湖南股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训练营只是起点,后续将通过金芙蓉基金科创生态联盟与大学生创新创业专板,为学员提供融资对接、政策解读、资源链接等长期服务——这意味着,30家企业在训练营结束后,仍能持续获得专业支持,共同直面创业路上的后续难题。此次“财信公益大学生创新创业赋能计划”创新采用“财税法律公益咨询+创业训练营”双重赋能模式,既是整合金融、公益、产业资源的深度实践,也为湖南省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注入持续动能。

从系统培训夯实基础,到一对一辅导精准破局,再到深圳研学链接资源,这场训练营正为湖湘青年创业者插上“翅膀”。正如陈霆浩、刘恋、刘健彪等学员所言:“在公益力量与湖南股交所专板培育的共同携手助力下,我们的‘创业梦’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有了更坚实的支撑、更清晰的方向。”

未来,这些湖湘青年将带着训练营的收获,以更足的信心扎根湖南、逐梦未来,让创业项目在这片热土上绽放更大价值。

来源:红网

作者:郭 雅倩 通讯员 曹慧慧

编辑:吴芳

本文为证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tock.rednet.cn/content/646954/57/1534735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证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