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六天六夜攻坚路!200吨“电力心脏”翻山记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杨远聪 编辑:张馨心 2025-05-27 15:10:57
时刻新闻
—分享—

在贵州省关岭县海拔1500米的山顶上,上演了一场与时间、地形和天气的硬核较量。

中国能建湖南火电承建的贵州关岭三期项目团队用6天的昼夜奋战,将单台重达200吨的主变压器(含运输车辆总重超300吨)成功运抵丙坝220千伏升压站。这支“能建湘军”用智慧劈开石山、用毅力征服泥泞,在悬崖峭壁间书写了新能源建设的攻坚传奇。

图片1.png

现场照片。

20天紧急开辟5公里专用临时直通道

作为升压站的“动力心脏”,主变压器能否安全准时就位直接关系到项目如期全容量并网。它的运输堪称“第一场硬仗”。项目所在地沙营镇地形险峻,垂直高差超200米,临时运输道路需穿越5公里石山,且途经多个村庄蜿蜒狭窄的乡道。

刻不容缓,项目团队迅速组织专业人员勘探运输路线,设计主变压器运输专用临时进场道路。为了争取时间,10余台大型挖机24小时轮班作业,在坚硬岩层中开凿出超5公里的临时道路,累计开挖土石量近4万吨。

面对多处民房附属设施拆迁、路基加宽等问题,项目团队组建“村民协调专班”,逐户制定“拆迁补偿+复垦方案”,用“白天跑现场、晚上唠家常”的诚意,实现“零冲突”完成路基加宽与拆除工作。

图片2.png

俯瞰项目。

六天六夜的极限运输

5月8日,运输正式启动。这个长10.2米、宽3.6米、高3.8米的“钢铁巨无霸”,每前行一米都伴随着惊险。在主变压器刚刚到达山脚时,就迎来首个惊险难题。在首个180度急弯处,300吨级运输车因轴距过长卡死,轮胎距离悬崖仅半米。团队立即调用挖机拓宽路基,铲车铺填碎石,压路机反复碾压4小时,才让主变压器擦着崖壁缓缓通过。安全员全程攥紧拳头:“心跳比车轮转得还快。”

图片3.png

运输现场。

5月11日深夜,暴雨突袭导致路基沉降,车头传动轴突然断裂。备用车头刚换上不久,又因不明原因导致罢工。项目经理丁志敏带领技术组打着强光手电筒钻进车底,在泥水中徒手排查故障,直至修复。

暴雨过后,坡道泥泞度达到极值,四驱牵引车也频频打滑。团队紧急增调两台大型辅助机械“前顶后推”,十几名队员手持防滑链随时填补车轮空转。

5月12日凌晨5点的山路上,车灯与星光交织,这支浑身泥泞的队伍用“前拉后推+人工探路”的笨办法,在24小时内啃下了最陡峭的2公里山路。

攻坚背后的能建湘军力量

5月13日14时,当主变压器成功抵达升压站,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看到主变压器运进升压站的那一刻,我眼泪都情不自禁地涌出来了。”项目经理丁志敏长舒一口气,激动地说。6天里,项目团队徒步巡查道路超20公里,丁志敏在跟车途中,手臂和大腿多处擦伤,在简单包扎后又赶赴一线指挥调度。

运输单位负责人也感慨:“在这种地形、道路和天气条件下运送300吨设备,相当于让大象走钢丝。但这支队伍硬是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图片4.png

运输现场。

此次主变运输的圆满完成,是贵州关岭三期项目团队在复杂地形中挑战极限的缩影,更是中国能建湖南火电新能源建设者以奋斗者姿态勇攀高峰的生动写照。(通讯员 杨远聪)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杨远聪

编辑:张馨心

本文为证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tock.rednet.cn/content/646949/61/1499338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证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