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信证券:经济数据平稳向好,关注市场结构性机会

来源:红网 作者:叶彬 编辑:张馨心 2025-05-26 17:13:06
时刻新闻
—分享—

上周(5.19-5.23),中国4月重要经济数据出炉,总体上维持平稳向好、韧性较强的运行态势。其中,工业生产和消费方面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局面,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投资方面,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0%,较1-3月小幅回落0.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仍有一定支撑。同时,5月LPR的1年期、5年期报价下调10BP,MLF增量续作,均对市场流动性形成利好。海外方面,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后,市场对美债的青睐程度下降,20年期美债拍卖低于预期,美债收益率也随之冲高,短期海外流动性受到一定冲击,全球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也将有所降低,对A股上行动能形成一定制约。上周,上证指数周下跌0.57%,创业板指周下跌0.88%,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为11375.71亿元,较前一周下降7.64%。在中美谈判落地前,主要指数均已基本修复此前的“关税缺口”,该位置有一定压力,叠加美债冲高导致全球资金风险偏好下降,A股周度延续缩量震荡态势。往后看,当前A股市场大概率继续处于震荡阶段,后续应持续关注经济基本面走势、出口产业链修复情况和扩内需政策落地效果,方向上当前更宜低吸具备业绩支撑的标的,合理控制仓位,在大盘有效放量之前,不宜盲目追高。

(1)上周,题材板块继续呈现较快轮动态势,红利方向表现相对较好。分上市板块来看,代表沪、深、北交易所的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北证50指数周涨跌幅分别为-0.57%、-0.46%、-3.68%,高风险偏好的北交所方向走弱;分方向来看,科创50指数、创业板指、红利指数的周涨跌幅分别为-1.47%、-0.88%、0.40%,红利方向维持稳健走势;分市值来看,代表超大盘股、大盘股、中盘股、小盘股、小微盘股、微盘股的上证50指数、沪深300指数、中证500指数、中证1000指数、中证2000指数、万得微盘股日频等权指数的周涨跌幅分别为-0.18%、-0.18%、-1.10%、-1.29%、-1.52%、0.04%,微盘股方向整体表现较好。从行业层面来看,上周表现居前行业主要为医药生物、综合、有色、汽车等,题材板块轮动较快,市场未出现明显的主线,涨幅最大的生物医药板块,其涨幅也未超过2%。

(2)4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工业生产延续较快增长态势。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延续较快增长态势;剔除季节因素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0.22%。从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长6.6%,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0.5个百分点,采矿业增长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1%。从行业和产品看,在41个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为87.8%;在统计的623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41种产品产量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4.7%。从累计看,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装备制造业“压舱石”作用凸显。4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7个百分点,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的贡献率达55.9%;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6.3%,已连续26个月保持在30%以上,工业产业结构持续向好。从行业看,装备制造业8个行业均保持增长,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电气机械、电子等行业两位数增长,增速分别为17.6%、13.4%、10.8%。总体来看,4月工业生产增速虽较上月有所回落,但6.1%的增速仍处于近期较高水平,工业生产保持一定韧性。展望未来一段时间,稳增长政策进一步落地以及短期“抢出口”效应有望对工业生产形成较强支撑,不过国内需求偏弱格局仍有待改善,叠加后续海外不确定性偏高,预计工业生产增速大概率在当前水平小幅震荡。

(3)1-4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0%,较1-3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具体来看:一是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效应增强,1-4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8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32.6%,比一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二是设备购置投资支撑有力。1-4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8.2%,增速比全部投资高14.2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64.5%,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6个百分点。三是制造业投资增势良好。1-4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8%,增速比全部投资高4.8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54.6%,比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四是高技术服务业投资较快增长。1-4月份,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1.3%,其中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40.6%、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7.6%。五是民间项目投资平稳增长。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9.0%,增速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0.2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增长9.6%,增速比全部基础设施投资高3.8个百分点。六是地产仍有较大修复空间。1-4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3%,1-3月为下降9.9%,降幅小幅扩大,其中住宅投资同比下降9.6%。总体来看,4月投资动能有所减弱,结构上呈现“基建支撑平稳、制造业边际放缓、地产降幅扩大”的分化特征,财政靠前发力以及两新、两重政策对投资增速形成支撑。展望未来一段时间,外需存在不确定性、内需弱修复的状态将对投资增速形成一定制约,但第二季度在中美关税阶段性缓和、国内各项稳增长政策支撑下,投资增速预计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4)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1%,消费市场延续稳定增长态势。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9%。具体来看:一是服务零售市场稳中有升,但餐饮增速仍有提升空间。1-4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商品零售额增速0.4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8%,虽然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但其仍对服务零售形成小幅拖累。二是升级类绿色商品销售向好,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明显。4月份,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5.3%、7.2%,增速分别比3月份加快14.7个、6.1个百分点;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增长23.3%,今年以来持续两位数增长;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增长33.9%,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1.5%,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通讯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8.8%、33.5%、26.9%、19.9%和9.7%。三是线上消费有所提升,实体店铺零售平稳增长。1-4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5.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快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个百分点;限额以上零售业实体店铺零售额同比增长4.4%,增速与一季度持平。总体来看,在提振消费系列政策举措推动下,4月份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服务消费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展望未来一段时间,受益于扩内需政策,促消费相关举措或加快落地,对社零改善形成重要支撑;但同样受外部不确定性较高影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和盈利能力的增长空间可能受到限制,居民改变谨慎预期下的消费模式或需要更长时间,消费修复力度大概率偏温和。

(5)5月LPR如期调降,MLF增量续作。5月20日,5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出炉:5年期以上LPR为3.5%,上月为3.6%。1年期LPR为3%,上月为3.1%。另外,5月23日央行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5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当月有1250亿元到期,为增量续作。总体来看,本次调降是受到此前央行政策利率下调10个BP影响,LPR报价的定价基础发生改变,5月LPR同步下行,反映出政策利率调降向贷款市场利率传导。本次LPR调降符合市场预期,调降后将带动贷款利率下行,进一步降低企业和居民的融资成本,有助于投资和消费的稳步增长。如以商贷额度100万元、贷款30年、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计算,此次LPR下降10个基点,月供将减少56元,30年月供累计减少2万元。同时,MLF的增量续作也反映出央行对市场流动性的呵护,未来一段时间,偏宽松的货币政策或将持续。

(6)20年期美债拍卖遇冷,美债收益率冲高。5月21日美股盘中,美国20年期国债拍卖遭遇了低迷的需求,导致美债、美股和美元短线下跌,此前穆迪下调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因此本次拍卖受到了极高的关注。美国财政部发布的结果显示,20年美债最终得标利率是5.047%,比上个月的4.810%高出了约24个基点,这是史上第二次得标利率超过5%,较预发行利率5.035%高出约1.2个基点,创下去年12月以来的最大尾部利差。投标倍数也表现不佳,从4月份的2.63倍下滑至2.46倍,为2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总体来看,本次拍卖结果反映出穆迪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后,市场对美债的青睐程度下降,美债收益率也随之冲高,10年期、20年期和30年期的美债均创出近期高点,短期海外流动性受到一定冲击,全球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也将有所降低。

(7)《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科技服务业迎来发展新机遇。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有力支撑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意见》提出,要推动科技服务业全面发展,围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转化、企业孵化等重点领域进行全面部署。要加快转型升级,强化科技服务创新,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推广应用先进绿色技术,促进与三次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科技服务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意见》明确,要优化科技服务业发展生态,培育壮大服务主体,引导科技服务机构专业化、市场化、平台化、国际化发展。发展一体化技术市场,优化技术市场政策环境,建设国家统一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加速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健全技术经理人的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机制,建设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集聚区,引导高水平研发机构、高层次人才、社会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聚合。总体来看,该《意见》有望加速打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科技服务的重点领域,如研发、技术转移、企业孵化、检验检测、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服务、科技金融及知识产权服务等多个方向或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总体来看,在成交量未有效放大之前,指数震荡、题材板块轮动的结构性行情大概率将延续,出口链、扩内需、高股息红利和并购重组相关概念可能反复活跃。方向上,维持均衡配置思路,适当控制仓位,短期建议关注出口产业链、受益扩内需的消费板块(尤其是新兴消费、服务消费方向)、高股息红利板块以及并购重组概念。

(1)出口产业链。可适当关注服装纺织、特斯拉产业链、英伟达产业链、苹果产业链以及港口、物流方向的阶段性机会。

(2)政策支持的扩内需方向。关注政治局会议重点支持的服务消费方向和近期市场关注度较高的新兴消费方向,例如健康、文旅、体育、美容护理、IP经济、宠物经济等消费领域。

(3)高股息板块。本次降准降息落地后,随着无风险收益率低位震荡、保险等机构资金加大入市比例、资产荒效应持续,预计A股高股息板块仍有持续配置的价值。可逢低关注银行、煤炭、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方向。

(4)并购重组概念。证监会近日发布《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减少相关锁定期限等。修改后的《办法》使得部分上市企业价值得到提升,将吸引更多资金通过并购重组方式进入A股。可适当关注带有并购重组概念,特别是该概念里中小市值个股的投资机会。

以上观点来自财信证券研究发展中心5月25日研究报告《经济数据平稳向好,关注市场结构性机会》,作者系财信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分析师叶彬(执业证书编号:S0530523080001)。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红网

作者:叶彬

编辑:张馨心

本文为证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tock.rednet.cn/content/646949/60/1498851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证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