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蓝思科技半年报:加速向全球AI硬件创新平台转型

来源:红网 作者:张馨心 编辑:肖娟 2025-08-26 13:42:48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8月26日讯(记者 张馨心)8月25日晚间,蓝思科技(300433.SZ,06613.HK)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蓝思科技在AI驱动智能终端升级浪潮中持续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加速向全球AI硬件创新平台转型,整体业绩呈现稳健增长态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9.60亿元,同比增长14.18%;净利润11.94亿元,同比增长35.53%;基本每股收益0.23元,同比增长35.29%。

值得注意的是,蓝思科技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预计总派发金额为5.26亿元。

智能手机业务稳中有进

3D玻璃与折叠屏驱动增长新动能

2025年上半年,蓝思科技在智能手机与电脑业务板块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实现营业收入271.85亿元,同比增长13.19%。依托“结构件-功能模组-整机组装”全链条垂直整合优势,持续巩固在高端玻璃、陶瓷、蓝宝石及金属结构件市场的核心地位。面对AI技术普及加速与消费电子“以旧换新”政策的双重驱动,公司完成了多款旗舰智能手机的研发与量产准备,助力头部客户推出多款高端机型,市场份额与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蓝思科技作为超薄柔性玻璃的全球核心供应商,凭借对UTG技术的深厚积累、完善的专利布局和成熟的量产能力,创新性地推出折叠屏多层结构设计:从上而下将PET膜、UTG、柔性显示模组、玻璃支撑板和金属支架多层叠加,从而有效消除折痕,提升屏幕平整度,引领折叠屏新一代发展方向。

目前蓝思科技已占据UTG和相关结构件的领先市场地位,新品开发和验证均进展顺利,成功达到设计性能和良率,开始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能规划和产线建设,为折叠屏新机大规模量产做好准备。

同时,新型3D玻璃市场需求快速放量,其加工复杂度高、单片价值量显著提升,预计在未来数年内将呈现量价齐升的市场格局。公司将持续受益于该轮技术创新带来的增长红利。

展望下半年,随着消费电子传统旺季的到来,以及AI手机渗透率的持续提升,蓝思科技在智能手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将进一步凸显,为全年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智能汽车产业持续突破

大尺寸夹胶玻璃开启增长新篇章

在智能汽车领域,蓝思科技持续推动汽车多模态交互升级,加速布局车载显示、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协同生态。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65亿元,同比增长16.45%,中控模组、智能B/C柱、充电桩、座舱装饰件及无线充电模组等核心产品协同放量,同时通讯模组与域控制器实现技术突破并进入批量交付阶段。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车载大尺寸夹胶玻璃领域的战略布局。公司经过多年研发的具备轻量化、隔音、隔热、隔紫外线、防水防污、HUD投射以及变色遮光等功能的超薄夹胶车窗玻璃,成为智能汽车座舱的创新支点。目前该产品已成功导入国内头部车企新车型量产体系,并同步深化与全球新能源品牌及欧美传统车企的合作,预计即将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公司已启动相关产能建设,凭借技术优势与全球产能协同,将在未来几年成为公司智能汽车业务的重要增长点。

此外,蓝思科技已与30余家国内外头部汽车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涵盖多个领先的智驾平台,持续拓展汽车业务边界,推动智能座舱向融合生活、娱乐、办公的多维场景跃迁。

新智能终端产业全面布局

AR眼镜与具身智能引领端侧应用

随着AI端侧应用的深入,蓝思科技积极布局新智能终端赛道,涵盖AR眼镜、智能手表、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全面打造“AI+终端+场景”的一体化生态体系。

在智能头显与穿戴领域,实现营业收入16.47亿元,同比增长14.74%。公司已实现从光学镜片、结构件、功能模组到整机组装的全栈式解决方案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在光波导镜片良率优化与高精度自动化组装工艺方面实现突破,并成功实现对国内头部客户AR眼镜的整机规模化量产交付。公司采用自研纳米微晶玻璃等核心技术,显著提升产品性能与轻量化水平,未来随着光学模组及光波导镜片的逐步导入与产能释放,将有效解决行业瓶颈,进一步巩固其在AR眼镜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具身智能领域,蓝思科技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参与关节模组、灵巧手、外骨骼设备等核心部件的研发与量产。公司联合客户共建具身智能创新中心,聚焦关键模组与具身算法的迭代升级,提供模块化定制与整机深度整合服务。目前公司已向多家客户实现规模交付,目标打造中国最大、最具垂直整合优势的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平台,推动产业迈向标准化、规模化。


来源:红网

作者:张馨心

编辑:肖娟

本文为证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tock.rednet.cn/content/646942/60/1522843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证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