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财信证券:机会大于风险,蓝筹强于成长

来源:红网 作者:黄红卫 编辑:张馨心 2024-05-13 14:10:17
时刻新闻
—分享—

五一节后第一周,受多地地产限购政策放开、4月出口数据超预期、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前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复苏预期再度升温,支撑A股指数上行,短期蓝筹板块强于成长,上周上证指数上涨1.60%,突破3150点关口,创业板指上涨1.06%。但上周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为9498.37亿元,较前一周下降15.26%,在存量资金博弈下,市场走势明显分化,以地产产业链及资源为主的顺周期板块领涨,但TMT板块有所承压,市场短期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成交额明显回落叠加板块明显分化,投资者预期存在较大分歧,限制了后续指数整体反弹高度。但在中国经济弱复苏、政治局会议要求政策提前发力、美联储降息预期提前、外资回补中国资产仓位、技术面走出调整区间下,当前 A 股二次探底或已结束,预计后续A股指数震荡中枢将有所上移,但并非牛市,后续重点观察政策实际落实情况及高频经济数据表现。具体而言:

(1)4月份出口数据好于预期。根据海关总署,4月份,以人民币计价,我国出口 2.08万亿元,同比上涨5.1%,环比增长4.5%;以美元计价,4月份,我国出口 2924亿美元,同比上涨1.5%,高于市场预期(下降0.11%),环比增长4.6%,高基数影响减弱、海外需求边际改善、外贸政策护航是4月份出口改善的主要原因。展望第二季度,低基数效应、海外需求改善、价格拖累效应消退均对出口增速有一定支撑。此外,2023年12月-2024年2月,美国库存总额季调同比连续3个月回升,美国进入补库存周期。以18个月补库存周期测算,美国这轮补库存周期或将延续至2025年6月。预计第二季度我国出口同比增速在4%左右。但美国高利率环境下的囤货成本增加、叠加本轮美国库存去化并不充分,预计本轮美国补库存力度大概率中等偏弱,导致近期中国出口增速月度波动或偏大。出口数据虽有波动,但韧性较强,出口产业链仍然有投资机会,其中家居家电、轻工纺织、船舶、工程机械等出口确定性较高,但新能源板块出口近期可能面临海外外贸政策扰动。

(2)4月份CPI数据有所回暖。根据国家统计局,4月CPI同比上涨0.3%,高于市场预期0.2%,前值为0.1%;其中,新涨价因素贡献0.4个百分点,翘尾因素拖累0.1个百分点。但4月份PPI同比下降2.5%,略低于市场预期的-2.33%,前值为下降2.8%,其中,新涨价因素拖累0.7个百分点,翘尾拖累1.8个百分点。4月份CPI环比+0.1%,改善幅度明显超过季节性(通常4月份环比为负),其中服务价格修复、原油链走强是4月CPI改善的主要支撑。4月PPI环比为-0.2%,降幅较上月(-0.1%)扩大0.1个百分点,主要受地产产业链拖累,国内定价的钢铁、水泥、煤炭价格承压。展望5月份,五一假期消费单价改善幅度不大、4月中下旬迄今原油价格大幅回落、猪价仍在低位震荡,预计CPI数据改善幅度有限。但近期多地水、电、气、高铁等公用服务价格出现上涨,后续关注涨价的持续性及力度,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环保等板块在中期存在业绩改善预期。

(3)经济预期展望相对积极。央行近期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维持了“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货币政策总基调:①在经济形势判断方面,国内表述从“社会预期依然偏弱”转向“社会预期改善”,对经济回暖信心有所增加,海外则关注“通胀回落速度可能不及预期”风险;②货币政策传导方面,要求“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避免资金沉淀空转”,预计金融高质量发展仍是主基调;③物价水平方面,新增“把维护价格稳定、推动价格温和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的表述,强化了年内物价回升预期。④利率方面,提出“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预计年内仍有降息降准预期;⑤汇率方面,坚持“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叠加近期国内经济数据向好,我们预计后续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的风险不大;⑥房地产方面,新增“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表述,预计金融将为“房地产去库存”提供较强支撑。总体来看,在经济复苏尚不牢固下,预计年内流动性仍将合理充裕。

(4)4月金融数据呈现高质量发展特征。4月份社融增量为-1987亿元,同比少增1.42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1125亿元)、政府债券(同比少增5532亿元)、企业债券(同比少增2447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少增3141亿元)是主要拖累项目。根据央行旗下《金融时报》,存款搬家,资金空转和手工补息等被治理,金融业增加值核算的优化调整是4月份金融数据“挤水分”的主要原因。以金融业增加值核算方式调整为例,以往核算方式主要参考贷款余额,优化后的核算方式主要参考银行利润指标,包括营业收入中的利息净收入增速、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速等进行推算。新的核算方法在短期可能带来“挤水分”的扰动,对货币信贷总量造成下拉影响,预计对货币信贷增长的扰动可能集中体现在第二季度,且会在下半年持续产生影响。特别是和去年同期做比较时,计算出的同比增量、同比增速等指标会受到更大影响,相关扰动可能要延续到明年才有望逐步淡化。我们认为,考虑到统计口径调整,近期不宜过度看重2024年的社融同比增量值,但这并不意味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减弱,反而将促进融资结构优化、金融质效提升。

(5)地产政策从需求端转向供给端。过去,地产政策主要集中在刺激需求端,近期杭州、西安全面取消住房限购。中原地产数据显示,自2023年以来一年多时间里,全国各地共发布调整限购政策超过80次。截至目前,仍然对住房实施限购的地方除海南省外,仅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以及天津部分区域。4月底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意味着地产政策调整重点进一步从“需求端”转向“供给端”。近期,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2024年住宅用地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①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城市,必须暂停新增土地供应,同时下大力气盘活存量,直到存量降低到36个月以下;②去化周期在18(不含)-36个月的城市,应该控制供地节奏,按照盘活多少新增供应多少的原则,根据竣工和回收建筑面积,决定新增供地多少。预计后续部分地方的土地出让金下滑压力将有所增加,7月份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对财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等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做出系统性部署。

(6)美联储超预期放缓缩表,降息预期有所提前。美联储5月份议息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维持在 5.25-5.5%水平不变,这是美联储连续第六次暂停降息,并官宣放缓缩表,从6月份起,将减持美债的速度上限从 600亿美元/月降至250亿美元/月,较预期偏鸽(市场预期为降至300亿美元/月),MBS月度赎回上限仍保持在350亿美元。根据美国劳工局,美国 4 月份新增非农就业17.5万人,为 2023年11月以来初值首次不及预期,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24万人。从构成来看,政府、休闲酒店和建筑业4月份新增就业人数较上月大幅下降,是本期非农数据大幅低于预期的主要原因,4月新增就业人数分别录得 0.8万人、0.5万人和0.9万人,较前值减少了 6.4万人、4.8万人和 3.1万人,其中政府部门就业明显下降或受政府扩张力度有所回落影响。超预期走弱的非农数据导致互换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预期回升,2024 年美联储首次降息时点从 11 月前置至 9 月,年内降息次数重新回到 2 次。总体来看,当前就业数据并未出现明显走弱,尚不构成推动降息的充分条件,当前关键仍在于通胀的改善进程。我们预计后续决定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重要性依次为:CPI>非农就业>GDP。

总体来看,在一季度业绩报告披露完毕后,5-6 月份市场将更专注高景气赛道。2024 年第二季度市场受业绩影响较大,重点关注估值与业绩的匹配性。5-6 月份权益市场可适当提高风险偏好,关注以下板块:

(1)TMT板块。一方面,当前下全球处于人工智能产业浪潮期,预计将催生新的产业链及商业模式;另一方面,中国正处于关键科技领域突破、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关键时期,科技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TMT板块可重点关注算力端的光模块、软件端的计算机、应用端的传媒。

(2)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叠加《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落地,可关注工业母机、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方向。

(3)出口产业链。从高频数据来看,美国补库存将对第二季度出口形成重要支撑,可关注家电、纺织服装等出口产业链方向。

(4)资源板块。在外需改善、美联储降息、供给收紧下,有色(铜、铝)及贵金属(金、银)等价格存在较大上行动力。

本文作者系财信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分析师黄红卫(执业证书编号:S0530519010001)。以上观点来自财信证券研究发展中心5月12日研究报告《机会大于风险,蓝筹强于成长》。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红网

作者:黄红卫

编辑:张馨心

本文为证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tock.rednet.cn/content/646849/57/1389440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证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