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财信金控集团旗下财信期货总经理沈众辉。
红网时刻记者 甘红 长沙报道
“省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作为省属国有大型骨干企业下属子公司,我们将在集团的支持引领下,全面贯彻党代会精神,践行‘精干主业、精济实业、精耕湖南’的发展方略,以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的开展开启新征程,充分发挥期货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为‘三高四新’战略贡献财信期货力量。”11月下旬一个暖意洋洋的下午,恰逢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湖南财信金控集团旗下财信期货总经理沈众辉在接受红网时刻记者专访时说道。
在此前几天,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明确提出要推动期货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重磅发文一出,立刻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这被视为一个积极的信号,而风险管理业务也进一步成为期货公司的“兵家必争之地”。
作为湖南省内两大期货公司之一,财信期货现有哪些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又将如何通过风险管理子公司抢抓机遇,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展经营半径,从而更好地帮扶中小企业,服务实体经济?为此,红网时刻记者特邀沈众辉进行专访,试图寻找这家公司未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增长的密码。
依托财信金控实现稳步健康发展
深耕湖南布局全国,重点发展产业和机构业务
成立于2005年8月的财信期货,现为财信金控旗下成员企业,公司注册资本金4.73亿元,主要股东为财信证券和财信投资。
很长一段时间,财信期货的主要经营范围为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资产管理、期货投资咨询等。“在2019年之前,财信期货业务牌照比较单一。今年我们已经拿到了风险管理子公司的牌照以及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资格,基金代销牌照也正在申请中。”沈众辉告诉红网时刻记者,“近几年,以集团支持为外在激励,以自身努力为内生动力,财信期货上下一心发展迅速,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除了业务资质,净利润、员工结构、网点布局也有了‘质’的变化。”
其中,净利润从2018年的亏损到2019年扭亏为盈,预计今年净利润可以达到3000万元左右;与此同时,公司员工结构也不断改变,博士、硕士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平均年龄明显下降,现在仍在进一步年轻化。
随着经营业务的稳健发展,财信期货目前已在上海、山东、湖南设立3家分公司,并在上海、杭州、长沙等地设立11家营业部;同时依托大股东财信证券遍布全国各地的90余家营业网点,形成了覆盖全国主要发达地区的服务网络。
作为湖南省唯一的省级地方金融控股公司、省属国有大型骨干企业,财信金控一直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财信期货一以贯之,秉承着服务实体经济的思路发展。
“从2019年开始,公司将业务开拓的重心转向了产业及机构客户。”沈众辉说,“从数据来看,2021年机构和产业客户的比重已经占到了48%,权益达到了29亿元。近两年来服务产业客户累计60多家,分布在有色、黑色、农产品等多个产业链。”
值得一提的是,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财信期货以集团业务协同为抓手,重点发展产业和机构业务,通过价格发现、套期保值等功能服务企业。
“我们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帮助其设计套期保值方案,匹配采购以及销售模式,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帮助振升铝材设计锁价销售模式,以点带面解决企业自身及其下游客户的原材料保值问题。”沈众辉详细介绍道,“期货价格+升贴水定价模式的逐渐普及和运用,不仅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期货并运用期货,同时也推动了传统贸易的变革。期货市场经过不断发展,具备了在更高水平层次上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以风险管理开启新征程
服务“三高四新”战略
逆风破浪应变局,危中育机开新局。
“疫情期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期货市场的避险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有力地支持了实体企业复工复产,也因此运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实体企业也越来越多。”沈众辉坦言,此次国务院关于纾困帮扶中小企业的发文提出要推动期货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也是代表期货为实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日益凸显,行业发展迎来新机遇。
那期货行业风险管理子公司现在整体发展情况如何?财信期货将如何响应国家号召,进一步通过风险管理子公司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实体经济?
2013年,期货公司以风险管理子公司形式服务实体经济的模式正式开闸。据中期协的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9月,共有94家期货公司备案了试点业务的风险管理子公司,较2015年增长41家;总资产达到1193.89亿元,同比增长36%,是2015年的7.26倍。今年1-9月业务收入达1973.35亿元,同比增长39%;1-9月累计净利润13.39亿元,同比增长39%。
“财信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现在已经完成中国期货业协会备案。未来将通过风险管理子公司以基差贸易为基础,逐步发展场外市场,根据需求侧创新,围绕实体企业多样化风险管理需求,量身打造个性化金融服务,提升湖南本土实体经济区域优势,逐步实现公司创新业务发展与布局,践行国有企业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推进‘三高四新’战略。”沈众辉介绍道。
参与基差贸易既可以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规避原材料价格风险,锁定利润,也能简化企业的套期保值,不再需要自身参与期货市场,避免投机风险。场外衍生品业务像“保险+期货”业务,就可以被广泛用来对冲生猪价格波动的风险,有效缓解长期以来困扰养殖户的“猪周期”难题,为乡村产业的内生发展注入金融动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据沈众辉介绍,在“财信金控2021年度助力‘五好’园区建设盛夏行动”中,财信期货深入园区开展企业调研活动,为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培训,帮助其制定应对成本上涨的风险管理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风险管理子公司定位应该是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的桥梁,是大宗商品产业链上各个中小企业的衔接者。”沈众辉说,通过风险管理子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风险管理方案,助力其持续稳定经营,可以提高企业所在产业链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而推动传统产业链的整体转型升级。
红网时刻记者了解到,自2018年以来,作为期货公司的重要“增量”,业内普遍看好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发展。期货公司的股东纷纷向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进行增资,以满足业务增长以及净资本的监管要求,同时保证风险管理子公司有足额的资金来运营,服务实体企业。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年中,全行业150家期货公司中,注册资本超20亿元的期货公司有6家,注册资本超10亿元的期货公司有26家;排名前10%的期货公司,其注册资本占行业总注册资本30.47%,排名前20%的期货公司,其注册资本占行业总注册资本43.7%。
公开资料显示,财信期货注册资本4.73亿,在全行业排名第66位,现阶段低于行业平均值5.92亿元。由此可见,在行业头部效应愈发明显的当下,财信期货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大力度重点发展风险管理业务将是公司突出重围实现超速发展的重要一步。
“未来两年风险管理业务规模肯定还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也将是各期货公司争夺这类市场份额最激烈的时候。”沈众辉坦言,公司将在财信金控的支持引领下,持续“精干主业、精济实业、精耕湖南”,以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的开展开启新征程,充分发挥期货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为“三高四新”战略贡献财信期货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甘红
编辑:吴芳
本文为证券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tock.rednet.cn/content/2021/11/29/10472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