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财信证券:市场波动幅度或将放大,关注“十五五”规划建议方向
2025-10-20 10:10:27 字号:

财信证券:市场波动幅度或将放大,关注“十五五”规划建议方向

在A股部分高估值板块筹码出现松动的背景下,上周A股市场经历较大震荡调整,市场风险偏好整体呈现降温趋势。一是主流宽基指数大多延续弱势,万得全A指数的技术形态短期有破位风险;二是市场成交额再次回落至2万亿元左右,资金观望情绪增加;三是风格切换较为明显,高风险的科技方向表现不佳,部分资金转向避险的高股息板块。展望后续,短期来看,在10月底前,预计市场可能要消化中美谈判不确定性因素,预计市场以震荡整理为主,建议合理控制仓位,但指数整体下探空间可能有限,上证指数3700点仍是强支撑位,大盘蓝筹高股息风格或短期占优;10月底中美谈判前后,预计市场对此前利空因素充分消化,如果谈判并未出现进一步不利因素,届时市场或将走出震荡调整区间,指数继续选择突破向上的概率较大。中期而言,在反内卷政策、居民储蓄入市、美联储降息、技术面反转等支撑下,第四季度A股仍将走牛,且在大国博弈及产业趋势驱动下,科技成长风格仍将是市场中期主线。

宏观层面,下周到月底将迎来宏观事件密集落地,可能对市场走势产生一定影响。一是下周将披露9月份及第三季度的国内宏观经济数据,预计经济数据仍有一定韧性;二是下周将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预计部分重点支持领域可能阶段性成为市场主线;三是近期将迎来三季报的集中披露期,部分个股的波动幅度或将加大;四是美联储下次议息会议将于10月28日至29日举行,预计再次降息将是大概率事件。具体而言:

(1)期待“反内卷”进一步提振国内物价水平。消费端物价而言,9月份CPI同比下降0.30%、环比上涨0.10%,均低于近十年9月份平均水平(+1.43%、+0.36%)。从贡献来看,9月CPI-0.3%的同比变动中,翘尾影响约为-0.8个百分点,今年价格变动的新影响约为0.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4.4%,拖累CPI同比下降约0.83个百分点,是拖累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能源价格下降2.7%,拖累CPI同比下降约0.20个百分点。9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0%,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为近19个月以来涨幅首次回到1%。生产端物价而言,9月份PPI同比下降2.3%,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从贡献来看:一是受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走低影响;二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池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降幅比上月分别收窄8.3个、3.4个、3.0个、2.4个、0.5个和0.4个百分点,上述6个行业对PPI同比的下拉影响比上月减少约0.34个百分点。三是产业结构升级和消费潜力释放带动相关行业价格同比上涨。整体而言,9月物价受食品价格、节假日因素影响较大,物价企稳回升势头尚不牢固,预计物价趋势性改善仍待政策继续发力。

(2)9月份社融略超预期,但结构仍有优化空间。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9月份新增社融35296亿元,高于前值的25660亿元及预期的32686亿元。但由于去年同期的高基数,9月新增社融同比少增2339亿元,连续两个月同比少增。拆分社融贡献来看,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3661亿元、政府债券同比少增3464亿元,是9月社融增量的主要拖累项;由于去年与今年的政府债发行节奏出现错位,预计未来数月政府债对社融的拉动作用可能减弱。此外,企业债券同比多增2062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增1922亿元,对社融增量有一定支撑。从信贷构成来看,9月份反映居民购房的居民中长贷、反映企业投资的企业中长贷分别同比多增200亿元、同比少增500亿元,社会有效信贷需求仍待改善。从增速来看,9月份社融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至8.7%、人民币贷款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至6.4%、M1增速回升1.2个百分点至7.2%、M2增速回落0.4个百分点至8.4%,其中M1增速改善原因主要有去年同期低基数效应、股市火爆驱动资金活化、政府支出加快。从存款来看,9月份新增人民币存款同比增加7600亿元(上个月为同比减少600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减少19700亿元(上个月为同比多增5500亿元),主要受中秋国庆长假的季节性因素扰动,部分资金出现止盈迹象,暂不能确认居民储蓄入市趋势逆转。整体来看,社融总量虽然略超预期,但结构仍有待改善,尤其是居民及企业的中长期信贷需求恢复偏慢,经济内生动能仍有待政策继续发力巩固。

(3)出口短期有所回暖,后续走势仍需观察。在去年同期低基数、出口税务申报新规、外贸市场多元化、海外经济仍具韧性等共同影响下,9月份出口增速有所改善。根据海关总署统计,以美元计算,9月,中国出口金额同比增长8.30%,较8月回升4.00个百分点。从基数效应来看,长三角台风天气导致去年9月出口有所滞后,去年9月出口增速从去年8月份的8.60%回落至2.33%,为年内第三低水平,形成低基数效应,一定程度抬升了今年9月出口名义增速。从出口政策来看,国家税务总局7月7日公告2025年第17号令,要求从2025年10月1日起,以代理方式出口货物的企业,在预缴申报时应同步报送实际委托出口方基础信息和出口金额情况。企业未准确报送实际委托出口方基础信息和出口金额的,应作为自营方式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此举意在封堵“买单出口”(无出口资质企业利用其他企业出口身份发货)违规空间。在10月之前,部分企业可能存在集中出货的情况。从出口国别来看,由于美国对华关税整体仍处于较高水平,9月我国对美出口同比降幅缩窄6.09个百分点至-27.03%,但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15.62%,仍维持较高增速,对非洲出口同比增速回升30.55个百分点至56.41%,其中汽车是出口非洲的主要拉动项,对出口贡献较大。从海外验证来看,全球经济仍具韧性,9月份主要出口国出口增速均有所改善,9月份韩国出口增速从前值1.30%回升至12.70%,越南出口增速从前值15.42%回升至25.32%。展望后续,我们预计前期抢出口效应可能会对第四季度出口有一定透支效应,后续仍需观察出口数据走势。

(4)全球流动性或迎来改善拐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自9月美联储会议以来前景没有太大变化,并暗示美联储可能在未来几个月结束缩减资产负债表。同时表示,劳动力市场预期持续恶化,这一信息支撑了投资者对本月再次降息的预期。但受近期美国政府“停摆”影响,美国非农就业、通胀等多项美国关键经济数据都未能按时发布。虽然市场对美联储近期继续降息的预期较高,但在缺少官方数据的情况下,如果只依赖私营机构的零散数据,以及来自企业的反馈信息做出决策,预计后续美联储降息仍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也将增加市场波动。

综上,近期市场受宏观层面影响较大,下周起至月底,仍有较多宏观事件逐步落地,市场波动有放大的可能,预计在10月底之前,市场将呈现震荡整理走势,大盘蓝筹风格占优;10月底后,如果宏观层面及中美经贸关系方面风险充分消化,预计市场或将继续向上走出震荡整理区间。中期来看,在全球科技投资热情不减、“反内卷”政策、居民储蓄入市等因素支撑下,我们认为本轮慢牛行情的根基并未动摇,第四季度A股指数仍存在继续走强的基础。短期依次关注:

(1)“十五五”规划的可能重点方向。例如清洁能源、环保、养老及生育等。

(2)高股息方向。例如银行、煤炭、公用事业、交通运输等。

(3)三季报超预期的标的。例如券商、贵金属、部分创新药标的等。

(4)新消费方向。例如健康、文旅、体育、美容护理、IP经济、宠物经济等。

以上观点来自财信证券研究发展中心10月19日研究报告《市场波动幅度或将放大,关注“十五五”规划建议方向》,作者系财信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分析师黄红卫(执业证书编号:S0530519010001)。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红网

作者:黄红卫

编辑:张馨心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