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2025年全国非公眼科年会:爱尔眼科角膜病诊疗技术引领行业前沿,多项突破彰显学术实力
2025-08-06 13:45:05 字号:

2025年全国非公眼科年会:爱尔眼科角膜病诊疗技术引领行业前沿,多项突破彰显学术实力

图片1.png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9届学术年会——角膜病学术版块现场。

日前,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9届学术年会暨全国临床眼科年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召开,本次大会以“AI领航 社会办医眼科智能诊疗新变革”为主题,开设了屈光手术、眼底病、白内障、手术视频及复杂病例手术视频专场、眼科影像&人工智能、AI专场、医院管理、眼科产业链、青光眼、眼视光、眼外伤、泪道、角膜病、眼科护理等14个专题论坛,全面覆盖眼科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恢复期管理等全流程环节。

本次大会中,角膜病学术版块尤为引人关注。在2025年全国非公眼科年会上,爱尔眼科集中展示的十余项角膜病领域学术成果,凭借硬核技术实力与创新突破,彰显了其在该领域的领先水平,成为行业焦点;同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机构的多位专家也带来了精彩学术报告,共同为行业发展注入活力。

角膜手术:从技术创新到预后保障,全方位领跑

图片2.png

李绍伟教授:《角膜内皮移植手术创新》。

在角膜手术领域,爱尔眼科展现出技术创新的领跑姿态。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角膜及眼表学组组长、角膜病研究所所长李绍伟教授提出的角膜内皮移植手术优化方案,通过角膜绷带镜的创新应用,不仅降低术中角膜内皮损伤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更突破传统手术适应症限制,让复杂病例也能获得治疗机会。

在手术预后与并发症防控上,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角膜病学组青年委员吕芳奇医生的《角膜内皮移植术后人工晶体混浊的临床研究》,明确亲水性人工晶状体更易发生混浊,且炎症和反复注气是主要诱因,为术后并发症防控提供了精准依据。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鲁静医生分享的《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DMEK)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角膜内皮炎1例》,详细梳理了误诊原因与诊疗要点,提醒临床警惕“术后排斥反应”假象,避免角膜移植失败,为罕见术后问题提供了参考借鉴。

针对眼外伤与特殊角膜疾病,汉口爱尔眼科医院谌丹医生做以《焦土中孕育的光明——眼化学烧伤晚期并发症的破局之法——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为题的分享。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白杰医生的《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圆锥角膜的临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则证实,角膜后弹力层前缝合联合前房注气术(CSAI)、CSAI术后择期板层角膜移植术(LKP)或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KP)均可有效治疗急性圆锥角膜。

强劲的学术实力,离不开爱尔眼科多年来在角膜移植技术上的深厚积累:完成国内首批 EndoArt® 人工角膜内皮移植术,国内首例飞秒激光表层镜片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及角膜内皮移植术。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近40位角移手术医生,平均每年为超千位角膜盲患者带来光明。

慢病管理:聚焦干眼,以炎症防控守护眼表健康

近年来干眼症发病率持续攀升,慢性眼表疾病管理成行业关注焦点。郑州爱尔眼科医院徐玲玲医生的《0.05%环孢素联合3%地夸磷索钠对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干眼的治疗》指出,0.05%环孢素通过抑制眼表炎症缓解症状,3%地夸磷索钠可增加泪液分泌、提升泪膜稳定性,更适合术后泪膜破裂时间短的患者,为屈光术后干眼治疗提供了精准方案。

实际上,在干眼诊疗领域,爱尔眼科布局深入:自2015年起,成立了干眼门诊,并于2021年升级为“干眼诊疗门诊”,截至2025年5月,已在全国530家医院设立门诊。这些门诊由专业医疗团队,包括眼科医生、理疗师、专科护士等组成,为患者提供科学的分型诊疗服务,年均强脉冲光治疗量超15万人次。爱尔眼科角膜及眼表学组专家还参与编写我国干眼诊治专家共识。此外,爱尔眼科于2020年发起“1010干眼关爱日”,搭建慢病防控体系并开展科普公益,还出版了首部干眼科普漫画书及英文版全球发行。

此次年会上,爱尔眼科多名眼科专家在各论坛中分享的前沿成果,横跨学科建设、管理创新与临床技术突破等多个维度,不仅彰显了社会办医在专业领域的深厚积淀,以实践探索为行业树立了创新标杆,持续为社会办医的高质量发展赋能,推动眼科医疗服务向更精准、更高效、更普惠的方向迈进。(通讯员 茜颖)

来源:红网

作者:通讯员 茜颖

编辑:张馨心 实习生 张思雨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