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8.11-8.15),A股三大指数均出现上涨,沪、深两市当周日均成交额抬升至2万亿元以上,沪指突破2024年10月8日盘中高点,大盘呈现出“量价齐升”的上行趋势,通信、电子、非银金融板块涨幅靠前。本周(8.18-8.22),在国内经济基本面温和修复、政策面持续发力、资金面维持宽裕以及海外贸易扰动暂时平稳落地的背景下,市场大概率继续处于震荡上行的结构之中,投资者仍可积极参与市场结构性机会。具体来看:
(1)7月经济数据出炉,生产端维持稳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生产端,1-7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高于去年同期0.4个百分点,处于偏高水平;7月当月同比增长5.7%,较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极端天气、“反内卷”、投资和消费回落,是拖累工业生产边际放缓的主因;往后看,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政策发力显效,有望继续对工业生产形成一定支撑;但下半年需求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叠加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进一步推进,工业生产增速大概率继续承压。消费端,在国补、以旧换新等政策带动作用放缓、餐饮收入持续低迷的背景下,7月当月社零同比增长3.7%,较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1-7月社零累计同比增长4.8%,较去年全年提高1.3个百分点,总体延续恢复态势。往后看,近期密集出台的育儿补贴、免除幼儿园大班保育教育费、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等多重促消费、惠民生政策,以及股市回暖带来的财富效应,将对未来消费恢复形成重要助力,下半年社零增速有望超预期修复。投资端,主要受“反内卷”缩减资本开支影响,国内投资方面走弱,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较1-6月放缓1.2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回落,其中民间投资增速降幅扩大0.9个百分点至-1.5%。往后看,在国内外需求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反内卷”逐步推进以及物价预期未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投资增速大概率继续处于筑底阶段。
(2)7月社融数据发布,社融存量增速回升。据央行数据,2025年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1.26万亿元,同比增长9%,较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7月社融存量回升,主要受政府债券发力加快影响,7月政府债券余额为89.99万亿元、同比增长21.9%,6月为88.74万亿元、同比增长21.3%。另外,在“反内卷”推进、需求趋弱的背景下,信贷数据走弱,7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64.79万亿元、同比增长6.8%,6月为265.22万亿元、同比增长7%。往后看,年内社融增速可能趋缓,一方面财政靠前发力对社融数据有一定透支效应,另一方面信贷需求暂未出现明显转强信号。
(3)贷款贴息相关政策发布,有望对需求端形成一定提振。据财联社消息,《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印发,其中提出贷款财政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消费,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政策实施方案》印发,其中提出将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上周出台的个人消费贷款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有利于缓解银行息差压力、提高银行放贷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刺激居民与企业信贷需求,有望对未来信贷形成一定支撑。
(4)美国PPI超预期上涨,美国产业链上游或面临新一轮通胀压力。据财联社消息,美国7月PPI环比上涨0.9%,远高于6月份的零增长和市场预期的0.2%,为2022年6月以来的最大涨幅;美国7月PPI同比上涨3.3%,大幅高于6月份的2.3%和市场预期的2.6%,为今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该数据反映出随着美国关税政策影响逐步显现,美国产业链上游或面临新一轮通胀压力,后期可能会传导至CPI端,对美联储的降息节奏产生一定影响。
综上,上周上证指数突破2024年10月8日盘中高点后,进一步打开了大盘上涨空间,同时上周两市日均成交额放量至2万亿元以上,短期来看市场仍处于“量价齐升”的震荡上行趋势当中。不过三大指数中除上证指数以外,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仍未突破2024年10月8日盘中高点,反映出大盘当前位置仍有一定压力,加上中报密集披露期到来,市场分化可能加大,需把握好题材板块以及个股的轮动节奏。中期来看,反内卷政策及需求端政策将是影响市场高度的重要因素,我们继续维持指数震荡偏强运行、投资容错率将提升、积极参与A股市场的判断,在市场宽基指数并未明显破位时,可保持较高权益市场仓位,顺势而为。近期可重点关注:
(1)科技方向。重点关注行业景气度较高的AI产业链和机器人产业链方向,如算力硬件、AI应用、半导体芯片、人形机器人等方向。
(2)大金融方向。随着近期大盘“量价齐升”,可重点关注直接受益的券商、金融科技、多元金融等方向。
(3)婴童概念方向。近期育儿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叠加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可关注教育、乳业、婴童用品等方向。
(4)反内卷方向。7月份PPI环比降幅缩窄验证了反内卷提振物价的实效,后续反内卷方向仍有较多催化剂,有望重新走强,关注钢铁、煤炭、光伏等方向。
以上观点来自财信证券研究发展中心8月17日研究报告《沪指突破前高,A股上行空间或打开》,作者系财信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分析师叶彬(执业证书编号:S0530523080001)。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红网
作者:叶彬
编辑:张馨心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stock.rednet.cn/content/646942/52/15207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