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A股历史,政策底、市场底、经济底通常会依次出现。2021年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政策发力适当靠前”,政策底已经出现。2022年,随着宽货币将向宽信用传导,社融增速有望触底回升,预计股市也将滞后社融增速1-2个月实现触底回升,市场或将呈现V型走势。上周,上证指数下跌1.65%,创业板指下跌6.80%,电力设备、国防军工、公用事业、美容美发、有色金属、电子等热门板块领跌两市。上周,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为12288.28亿,较前一周上升21.60%,市场风格明显切换。新能源、军工、CXO、半导体等赛道股集体下行,说明市场风格切换并不是由个别行业事件驱动,估值回归稳态和机构调仓行为可能是行情背后根源。
对比2021年2月-3月的茅指数下行行情,由于市场学习效应,本轮赛道股下行开始时间提前约2个月,预计下行的持续时间和下行幅度也不及2021年2月-3月。2021年2月份以机构抱团股回落为标志,A股市场呈现“市值下沉、风格外溢”两大特征。参照2021年2月-3月茅指数下行后的市场表现,二三线的白酒和CXO企业表现会明显好于一线白酒和CXO企业表现。本轮赛道股下行后,预计赛道股内部将加速分化,市场风格可能会从主流赛道股进一步转向边缘赛道股。
2021年12月份美联储加快Taper节奏,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从12月初的1.34%上行至当前1.77%,已接近2021年3-4月的高点水平,市场流动性边际收紧。2021年12月份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或比预期更早、更快加息,缩表可能随后跟上。隔夜指数掉期市场显示3月份加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80%。低利率环境是本轮全球牛市的重要根源。2022年如美联储正式开始加息周期,高估值的科技股和赛道股走势不免承压。2022年全球市场整体表现可能不及2021年,新兴市场国家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虽然2022年全球流动性边际收紧,但中美利差处于高位、人民币汇率亦在高位,国内货币政策操作空间较大,预计明年国内货币政策将“以我为主、合理充裕”,外围市场干扰有限。明年国内政策将定向支持小微企业、科技企业、绿色企业。2021年第三季度全部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0.18%。通常,业绩增速走出负增长需要5-7个季度,预计明年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仍有一定压力。建议明年投资避开业绩披露期,流动性和情绪面(政策利好)可能是超额收益来源。
宏观方面,2022年,流动性、经济、供给端均不支持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行,预计明年大宗商品价格将趋势性走弱。中国经济复苏已步入中尾声,明年国内经济稳中求进、托而不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2022年国内大类资产配置将从“类滞涨”阶段(经济下滑+通胀上行)走向美林时钟的“衰退”阶段(经济下滑+通胀降低),根据美林时钟框架,建议资产配置顺序为:债券>股票>大宗商品。市场对流动性的关注要超过业绩和估值,在居民储蓄持续搬家下,预计2022年A股市场仍能取得正收益,但指数表现可能不及2021年,市场仍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依次看好以下四个板块(排名有先后顺序):
(1)产销两旺的板块。合同负债和预收账款作为收入的先行指标,根据(预收账款+合同负债)/总资产比值,未来1-3个季度,业绩改善预期从强到弱分别为:国防军工、家用电器、交通运输、通信、计算机;
(2)新能源等赛道股。明年全球流动性边际偏紧,市场风格层面对赛道股不利;但新能源等赛道股仍处于产业爆发阶段,产业周期层面利好赛道股。2022年赛道股仍有取得超额收益的机会,但相对胜率可能不及2021年。预计新能源赛道股的分化将加剧,业绩证实的个股仍将高增长,业绩证伪的个股会回调;
(3)下游消费板块。中国11月PPI同比上涨12.9%,CPI同比上涨2.3%,剪刀差处于历史高位。随着PPI-CPI剪刀差收敛,产业链利润开始从上游原材料板块向中游制造和下游消费转移。在过去4轮的PPI-CPI剪刀差收敛时期,消费板块中的食品饮料、家用电器,以及金融板块的银行、非银金融容易取得超额收益。预计本轮PPI-CPI收敛时期将从2021年11月持续至2022年8月,消费板块在明年上半年大概率取得超额收益,可关注食品饮料和家电行业;
(4)疫情受损板块。目前疫情已蔓延至印度、非洲等疫苗接种最薄弱的地方,这可能意味着全球抗疫进程已迈入中尾声。2022年随着全球疫情得控,疫情受损板块存在估值修复动力,可关注:航空、机场、旅游、酒店、院线等。
本文作者系财信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分析师黄红卫(执业证书编号:S0530519010001)。上观点来自财信证券研究发展中心01月09日研究报告《赛道股集体下行,市场风格明显切换》。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红网
作者:黄红卫
编辑:唐洁琼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stock.rednet.cn/content/2022/01/09/10725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