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9月份,上证指数在3700点位置曾两次冲高回落,积累较多套牢盘。此前两市成交量在1.1-1.2万亿元,尚不足让套牢盘充分解套,近期市场呈现冲高回落走势。上周受美联储收紧流动性、奥密克戎毒株全球扩散等影响,外围欧美市场较大回落,进一步压制A股市场情绪。上周,上证指数下跌0.93%,创业板指下跌0.94%,沪深两市日均成交额为11641.88亿,较前一周下降3.05%,但下跌时并未放量,市场处于健康调整期。从历史规律来看,在12月份至次年1月,市场通常会有跨年行情,指数表现比较好。我们预计未来1-2个月,大盘蓝筹行情仍将持续演绎。以金融板块和消费板块为主的沪深300指数走势,大概率强于以宁组合为主的创业板指,市场存在较强风格切换的动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已有89个国家及地区发现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病例,而部分出现社区传播的地区,病例每1.5到3天就会增加一倍。欧洲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发布报告称,根据数据模型推演,在明年前两个月,欧洲境内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将超过德尔塔毒株。奥密克戎毒株为全球经济复苏继续增加不确定性。
美国11月的PPI同比上涨9.6%,续创历史最快增速,预估为9.2%,前值为8.6%,货币紧缩步伐将明显加速。12月份美联储会议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0.25%不变,并加快了缩减购债的节奏。从明年1月开始,将每月资产购买规模减少300亿美元(减少购买价值200亿美元的国债和价值1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此前为每月减少150亿美元。美联储FOMC 12月点阵图显示,所有委员均预计美联储将在2022年开始加息,具体为2022年和2023年分别加息三次,每次加息25个基点,以控制通货膨胀的速度。当前市场对流动性的关注程度,要超过对估值和业绩的关注。随着全球流动性进一步收紧,预计美股将结束快速上行时期,明年全球风险资产走势也不免承压。
美国近期将八家中国科技公司认定为“中国涉军企业”,将多家机构和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商务部回应美国连续出台涉华经贸制裁措施时表示,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目前市场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反应已经钝化,预计对市场整体影响有限。
中国11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9%,预期4.7%,前值4.9%;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预期3.7%,前值3.5%。高频经济数据显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我们认为,明年国内政策将进一步发力托底经济,市场流动性将逐步宽松、合理充裕,政策可能会继续重点支持小微企业、科技企业和新能源企业,明年A股市场仍存在结构性机会。
当前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上行时期已经过去,中国经济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预计中国在明年上半年可能处于通胀边际下滑以及经济景气度减弱的阶段,这一阶段建议从以下四条主线配置资产:
(1)金融板块。目前赛道股估值已经远远超过其他板块,低估值的金融板块存在较强补涨需求,尤其是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以及市场交投活跃的券商板块。
(2)逆周期板块。第四季度,出口和补库存需求边际减弱,在宏观经济跨周期调控下,逆周期板块可能会有所表现。
(3)产销两旺的板块。存货/总资产比值、(预收账款+合同负债)/总资产比值同时出现提升,说明企业在为未来旺盛订单积极准备存货,业绩边际改善预期非常强,业绩改善预期从强到弱分别为:国防军工、家用电器、交通运输、计算机。
(4)下游消费板块。中国11月PPI同比上涨12.9%,预期12.1%,前值13.5%。中国11月CPI同比上涨2.3%,预期2.5%,前值1.5%。PPI与CPI剪刀差处于历史高位,随着上游成本压力向下游传导以及消费复苏,预计未来PPI和CPI剪刀差将走向收敛,产业链利润分配将由上游资源板块转向中游制造和下游消费板块,消费板块在未来半年大概率将取得超额收益。关注具备提价预期的下游消费板块,如食品饮料等。
以上观点来自财信证券研究发展中心12月19日研究报告《市场健康调整,继续看好跨年行情》。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红网
作者:黄红卫
编辑:唐洁琼 实习生 刘文洁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stock.rednet.cn/content/2021/12/20/10634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