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市场开门红,沪深两市大涨。
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市场高开震荡,消费、周期、科技板块均出现大涨,特别是前期调整幅度较大的科技股快速上涨。节前市场持续缩量,十一期间全球市场反弹,节后场外资金进入市场意愿较浓,北上资金重新净流入超100亿。从国内假期消费情况看,并没有看到“报复性消费”的发生,疫情对旅游等仍有一定的影响,经济整体维持弱复苏态势,旅游相关板块估值有所调整。
上周五成交量超过7000亿,虽然较之前成交量放量,但仍然较1万亿水平有较大差距,后续市场冷静后可能股指继续进入波动率收窄的调整震荡区间。
第四季度结构性行情,指数维持震荡态势。
宏观层面供给端来看,生产需求恢复正常状态,疫情后快速消化的库存面临补库存周期。需求端来看,2020第四季度、2021上半年,随着疫苗大面积推广,海外疫情将好转,部分出口贸易必然将逐步恢复,同样可能面临库存预期重新调整的小周期,而国内提前复工复产的经济部门则将陆续进入均衡状态。货币领先指标M1-M2剪刀差反转趋势确立,工业企业利润、A股业绩企稳回升将是支撑下阶段A股牛市最主要的逻辑。政策层面看,货币政策基本回归正常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即将召开,相关政策利好板块(光伏、新能源等)值得重点关注。
第三季度A股IPO发行速度加快对市场产生了很强的抽水效应,9月市场进入缩量调整,对于内外因素均给予了足够的悲观预期,而这种预期差正是收益的来源,第四季度市场预计仍然将呈现“上有顶、下有底”的状态。配置思路是“平衡赔率和概率,兼顾安全边际和想象空间”,未来一到两个季度,把握估值和业绩匹配程度较高的顺周期板块,中长期坚定看好科技成长板块。(1)顺周期板块:美元短期可能走强,中长期仍然看贬,人民币汇率则可能保持震荡,关注贵金属超跌后反弹机遇;铜作为工业品先导指标,存在量价同时修复的逻辑,同时关注采掘、钢铁的阶段性机会;券商作为顺周期板块,我们看好2020-2021年资本市场大发展;光伏、化工品、建筑建材、新能源行业中行业格局好、2B业务为主的龙头公司值得关注。(2)“内循环”为主的内需行业:关注内需为主、业绩稳定、确定性高的个股。我们建议更加重点关注估值还未完全修复、同时具备长期消费升级、市场广阔的可选消费:家电、汽车、影院、航空。食品饮料、医药生物估值泡沫消化后,长期逻辑依然坚挺。(3)科技成长板块关注预期修正:目前市场给予了较为悲观的预期,从下自上寻找高景气度个股,关注国产替代、消费电子复苏逻辑,建议关注消费电子元器件、5G终端更新,建议逢低关注布局优质成长个股。
本文作者系财信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分析师罗琨(执业证书编号:S0530519050001)。以上观点来自财信证券研究发展中心10月10日研究报告《存量博弈下指数维持震荡》。
风险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红网
作者:罗琨
编辑:甘红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stock.rednet.cn/content/2020/10/11/8478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