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A股没有再高举高打,而是在全线高开且大部分股票都以涨停开盘的情况下,出现了盘中回落,虽然尾盘缩小了回落幅度,但仍让不少干劲十足的投资者一时懵圈。这A股的走势怎么没有按“设计”的剧情走?
其实,A股这样的表现是再正常不过了。毕竟,以上证指数为例,从9月18日的2689点起涨,到9月30日的3336点,短短9个交易日就大涨了24%,让几乎已无人问津的A股顿时成为了冠绝全球股市的香饽饽,涨幅之大、涨势之快令全球投资者为之侧目。而按照部分投资者原本的想法,A股就应该承接国庆长假前的走势,一鼓作气地涨上去,这才能赚快钱、赚大钱了。但,这行吗?
在笔者看来,答案是否定的。毕竟,首先从股市内在的逻辑来看,如果短时间涨势太猛,必定会积蓄较大的风险,届时此前长时间的被套盘瞬间解套,加上大量盈利平仓蜂拥而出,不仅会造成市场更大的振荡,而且极有可能会让A股好不容易才扭转的颓势功亏一篑,消于无形。这样的结局想必是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不愿看到的。
事实上,A股能从长时间的萎靡中转势走强,其过程用心良苦,其结果难能可贵。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第一大制造国,中国近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是在金融领域,中国和世界先进水平又有着明显的差距,承受着极大的压力。面对西方舆论唱空中国资本市场,加之美元潮汐作用,A股的估值被打压到了历史低位,甚至出现了一家美国的上市科技公司其市值要高过A股十数家同类上市公司的咄咄怪事。与此同时,国内生产端产能充足而消费不振的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因此,笔者认为,在今年国家连续针对房地产市场和消费端推出以旧换新政策的背景下,这次管理层连出大招刺激股市,堪称精准施策,有的放矢,直击要害。
如此一盘大棋自然不会一蹴,也不会戛然而止,投资者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而在实际操作层面,多次牛熊交替、穿越的经验明示:一定要认清即便牛市也不会长期无脑疯涨的事实,期间会有回调,会有振荡,会有轮动。所以投资者一定要对股市保持敬畏。既然是投资,就不该是赌博式的梭哈,更不该把急用的资金投入股市,甚至或卖房或借钱炒股。以平和的心态投资股市,用不急用的闲钱买卖股票,赚钱了开心,暂时小亏也不急不恼,这样才能即便行至水穷处,也能笑看云起时。这样才是中国投资者,在与中国股市正常行进的轨迹上,应该出现的同频共振。
来源:长沙晚报
作者:曹开阳
编辑:郭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