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科创板迎来开市三周年,同时也迎来首批上市股的解禁潮,其中,多家行业龙头解禁市值超百亿元。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正式上市,包括容百科技、澜起科技、中国通号、中微公司等,时隔三年,这25家首批上市的科创板公司7月22日后陆续迎来解禁。
具体来看,中微公司、澜起科技解禁股份分别占总股本的52.33%、46.64%,解禁市值分别达到347亿元、341亿元,解禁规模分居首、次席。杭可科技解禁超200亿元,西部超导、华兴源创、南微医学解禁超100亿元,这6家公司解禁市值占比可达全天解禁总市值的65%。
为缓解解禁压力,增强投资者信心,首批25家科创板公司的部分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出具了一定期限内不减持的承诺。其中,中国通号、容百科技、心脉医疗、虹软科技、新光光电等5家公司控股股东或者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等延长股份锁定期。
兴业证券认为,短期看,科创板集中解禁前后市场易出现波动,主要会受股东减持与市场情绪两个潜在因素影响。从中长期看,随着限售股大量解禁,流通股数量的增加有望进一步提升科创板交易活跃度,增强机构投资者增配意愿。当前的科创板在经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系统性调整后,科创有望率先引领市场从底部走出,成为新一轮上行周期的引领者,而7月解禁窗口前后若科创板股价出现波动,也或将成为资金进行底部配置、为中长期布局的机会。
来源:潇湘晨报
编辑:张馨心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