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资金涌向创业板 业绩下滑望企稳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张忠安 杨欣 编辑:甘红 2017-08-17 09:15:13
时刻新闻
—分享—

  在触及1641点低位后,创业板连续强势反弹,最近22个交易日累计涨幅在10%左右。

  证金公司二季度布局创业板后,证监会近期加快并购重组,也对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带来利好。

  有分析认为,创业板利空因素正在被消化,未来能否持续反弹还有待继续观察,散户可以适当布局优质成长股,但谨防追高了“假成长股”。

  周三,沪深两市出现明显分化。其中,受龙头个股大幅回落影响,有色、煤炭、钢铁等周期性板块普遍下跌,拖累沪指小幅收跌。而在创蓝筹及题材板块等上涨带动下,创业板指盘中一度大涨逾2%,时隔逾8个月重新上探120日均线,并在本周实现三连阳。

  有技术派人士认为,从量能来看,大盘权重股是缩量企稳的,而中小盘则呈现放量上涨。权重股在60日均线3200点上方缩量企稳,表明投资者的信心预期在这一位置附近是受到支撑的;而创业板在1800点一线附近放量突破前期的趋势平台,也说明创业板阶段性底部可能已经确立。

  6月份以来并购重组加快

  7月20日,A股上市公司中昌数据和北化股份并购重组方案上会,均获得证监会并购重组委无条件通过。8月7日这两家公司就收到证监会核准批复,批文下发时间不足20天。记者统计的数据也显示,沉寂半年之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再度掀起热潮,今年6月份以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通过量明显加大。

  记者根据同花顺ifind系统数据统计显示,今年前7个月,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通过数量明显是前低后高,其中,1月通过(含有条件通过)9家,2月通过5家,3月通过13家,4月通过11家,5月为10家。而到了6月份则快速增加到24家,7月份也维持在20家的相对高位。

  15日,证监会发布消息表达了对并购重组的支持。证监会称,按全市场口径统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金额已从2013年的8892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2.39万亿元,规模居全球第二,三年年均增长率达到41.14%。而且并购重组已成为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预计未来并购重组可能恢复常态,有利于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做大做强。

  优质中小盘业绩或受益

  “从现在的业绩表现来看,虽然内生性成长对上市公司的影响越来越大,但外延式并购一旦放缓或停滞,对这些中小成长股型公司影响还是较大的。”有券商人士表示。

  7月13日晚,创业板第一大权重股温氏股份披露业绩公告,2017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6亿元~19亿元,同比下滑75.8%。乐视网于14日晚披露中报预告,今年上半年巨亏6.4亿元,同比下滑324%。另外,东方财富、同花顺、网宿科技、掌趣科技等权重股业绩纷纷爆雷。

  国金证券分析师李立峰表示,今年以来,并购重组审核缓慢,要求严格,创业板外延式并购规模进一步下滑。剔除温氏股份和前一年发生过资产重组的创业板公司后,创业板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将从24.6%下滑到19.4%。其中,57家在过去一年发生过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司中报净利润增速高达88.5%。

  如果未来并购重组回归常态化,创业板等中小盘股通过外延式并购壮大的机会将越来越多,有利于优质中小盘业绩表现。

  市场焦点

  证金已布局 12只股皆盈利

  昨日(8月16日)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下跌0.15%,成交量连续三个交易日萎缩,降至2008亿元,相比8月11日的近期高位,减少了24.80%。创业板则成吸金石,昨日成交979.9亿元,为今年3月17日以来的最高水平,创业板指数也上涨到1825.19点,创下最近一个月来的收盘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创业板反弹行情中,证金公司获利最为明显。数据显示,截至16日收盘,证金公司出现在66家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上。同今年一季度末相比,二季度获得证金公司增持的个股有32家,增持最多的是华泰证券,达到1.85亿股,持股规模达到3.47亿股。而在这66家公司中,创业板公司有12家,中小板有1家,均是首次买入。

  “从这12只个股来看,证金公司是盈利的,只有东软载波和欣旺达等3只股票二季度以来是负增长的。但如果从所有可能增持的创业板个股来看,证金公司目前还不一定盈利,甚至有可能被套。因为创业板指数二季度以来累计下跌了4%左右。但证金公司的操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策方向,比如2015年四季度集中调仓到大盘蓝筹股。”广州一位私募人士陈君称。他认为,如果参考2015年四季度证金公司操作思路和后来二级市场表现,当前的创业板可以适当参与。不过,鉴于当前业绩表现有硬伤,个股选择仍然要非常谨慎,防止追涨“假成长股”。记者 张忠安、杨欣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张忠安 杨欣

编辑:甘红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证券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