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股价暴跌近9成375亿市值灰飞烟灭 “股王”全通教育陨落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 编辑:甘红 2017-08-04 08:45:23
时刻新闻
—分享—

    从昔日A股的“第一高价股”沦落至现在公司业绩暴跌、股价腰斩再腰斩,控股股东忙补仓。全通教育自上市以来的遭遇成为创业板众多上市公司讲故事模式终结的缩影。

  控股股东忙补仓

  价值投资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曾说过:“市场短期是一台投票机,但长期是一台称重机。”尽管股票价格一时会发生扭曲,但从长期来看,市场先生的力量终将让这种扭曲回归正常。

  而发生在曾经A股的“股王”全通教育上的故事,则成为了这一论断的最好的注解。7月29日,全通教育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陈炽昌在7月26日进行了补充质押,质押股份数量为75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为3.76%,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18%。截至本公告披露之日,陈炽昌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9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1.44%;累计质押股份1.59亿股,占其直接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80.04%,占公司总股本的25.16%。而这已经不是近期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第一次补充质押。此前的7月24日、7月25日,陈炽昌已经进行了数次补充质押。

  曾几何时,全通教育也是A股市场最为受宠的对象之一,甚至一度头戴“第一高价股”的光环。资料显示,全通教育于2014年初成功IPO,2015年5月13日,该公司股价最高点时曾达到467.57元/股,一度超过彼时的贵州茅台,成为两市“股王”,总市值则高达454.48亿元。然而,仅仅两年多的时间过后,截至8月2日收盘,该公司股价已经跌至了12.50元/股,复权后较历史高点下跌了87.46%,总市值则跌至了79.22亿元,375亿元的纸上富贵就此灰飞烟灭。相比之下,贵州茅台如今则高达482.84元/股(截至8月2日收盘),较2015年的5月13日上涨了120.32%。

  在市值“毁灭”的同时,全通教育也逐渐地被投资者所抛弃。在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社保基金406组合大幅减持520万股,就此退出了十大股东之列。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则从2015年一季度末的71.25%下降至2017年第一季度末的55.50%。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末,该公司的股东总户数为60166户,截至6月15日,就已经下降至57639户。

  两年十起并购耗资16.14亿元

  发生在全通教育上的故事,与创业板的大多数公司并无二致:企业的成长性剧烈下滑,外延式并购带来的高增长无以为继,遭遇了业绩和估值的“戴维斯双杀”。

  7月14日,全通教育公布了2017年半年报预告。预告显示,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661.69万元至48794.03万元,同比增长0至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亏损1300万元至1800万元。公告称,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主要原因系公司业务结构变化。2016年下半年以来,公司紧抓教育信息化行业发展机遇,教育信息化项目业务规模快速发展,2017年上半年该类业务收入占比同比增长较快。作为拓展的新业务,EdSaaS业务经营效率较其他原有成熟业务有待提高,且该业务面临竞争加剧。业务结构变化及新业务竞争加剧导致本期业务利润率同比有所下降。公司本期成本费用同比增幅大于收入同比增幅。

  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6年,全通教育营业收入为1.93亿元、4.39亿元、9.77亿元,同比增速为11.80%、127.97%、122.58%。对应的同期净利润为0.45亿元、0.94亿元、1.03亿元,同比增速为 6.87%、108.56%、9.99%。今年一季报则显示,该公司营业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16.32%,但净利润首次出现负数,为亏损640.67万元,同比大降148.97%。

  资料显示,2014年1月21日,主要从事家校互动信息服务的全通教育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首发上市时的股价就定在了30.31元/股,发行后市盈率为51.37倍。当时,在线教育概念火热,全通教育被冠以“在线教育第一股”等光环。

  自上市以来,同创业板其他上市公司一样,借助大量的外延式并购成为全通教育扩张的主要手段之一。数据显示,从2015到2016年,全通教育先后进行了10起并购,交易总价值达到了16.14亿元,其中包括2015年1月对继教网100%股权、西安习悦股权的并购,耗资11.3亿元。当年3月24日,耗资5362万元收购河北皇典51%股权。6月8日,又斥资5326.72万元收购杭州思讯71.75%股权。7月14日,收购湖北音信部分股权,广西慧谷部分股权和杭州学慧苑部分股权耗资1.21亿元。7月28日,收购湖北音信55%股权,耗资4607.68万元。8月7日,收购智园控股10%股权,耗资2217.50万元。8月12日,收购广西慧谷51%股权,耗资3123.75万元。

  2016年,全通教育又先后收购EME7.48%股权、赛尔互联24%股权和上海闻曦47.33%股权,分别耗资374.59万元、3840万元和11453.86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在这10起收购中,除了第一起以现金加股权的方式进行支付外,其余均为现金支付。上述10起并购中,目前已有6起完成,2起签署转让协议,1起处于董事会预案阶段,还有1起达成转让意向。

  控股股东遭立案调查

  用“祸不单行”来形容近期的全通教育最为准确。不仅股价持续下跌、业绩下滑,其控股股东陈炽昌及一致行动人股东林小雅涉嫌违规。

  7月21日,全通教育披露,公司控股股东陈炽昌及其一致行动人股东林小雅,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根据相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二人进行立案调查。

  今年以来,在业绩变脸、股价持续下跌的情况下,全通教育的高管不仅未采取措施稳定股价,反而跟着基金撤退的步伐进行大幅减持。

  资料显示,控股股东陈炽昌和林小雅所持首发限售股于今年2月13日解禁上市,刚一解禁,控股股东便开始减持:林小雅和陈炽昌分别于今年2月16日、2月17日减持公司股票495万股和1100万股,合计套现2.68亿元。全通教育2016年度业绩快报于今年2月28日公布,根据相关规定,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不得在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买卖上市公司股份。2017年2月24日,全通教育再次因重大资产重组停牌。但仅停牌一个月之后,全通教育2017年3月23日晚宣布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公司股票也于3月24日复牌交易。这是去年8月以来该公司第二次重组失败。

  数据显示,自2015年的5月股价创历史高点并持续下跌以来,全通教育的重要股东开始大量减持。在股东34次增减持行为中,有31次为减持,涉及股东人数为8人,减持金额高达30.09亿元。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证券频道首页